生化实验教案-8
来源:    发布时间: 2018-07-24 16:02   1447 次浏览   大小:  16px  14px  12px

长 沙 医 学 院 教 案


长 沙 医 学 院 教 案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

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

凝胶过滤分离高铁血红蛋白与高铁氰化钾

授课教师

 

所属系(部)

基础医学院

所属教研室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职称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 星期

授课时数

4学时

授课班级

              专业(本科□    专科□)        级      班

教学课型

理论课□   实验课 eq \o\ac(□,√)√   见习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其它□

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程 黄春霞、龙昱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凝胶层析的原理及应用


    2.通过血红蛋白脱盐实验,初步掌握凝胶层析技术


重点与难点:

重点:凝胶层析技术的原理以及操作、透析技术的原理;

难点:凝胶层析技术操作中装柱、加样


教学方法(请打√选择):

讲授法 eq \o\ac(□,√)√ 讨论法□ 启发式□ 自学辅导法□  练习法(习题或操作) eq \o\ac(□,√)√  读书指导法□      PBL教学法 □  C B L教学法□ 其他□

教学手段(请打√选择):

板书 eq \o\ac(□,√)√ 实物 eq \o\ac(□,√)√ 标本□  挂图□  模型□  投影□  幻灯 eq \o\ac(□,√)√ 录像□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eq \o\ac(□,√)√

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内容:

引入:回顾理论课学习的内容,什么是电泳?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凝胶层析的原理及应用


2.通过血红蛋白脱盐实验,初步掌握凝胶层析技术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中,样品为血红蛋白与过量的高铁氰化钾(K3Fe(CN)6,Mw=327.25,黄色)反应生成高铁血红蛋白(MetHb,Mw=64500,红褐色)。为了除去多余的高铁氰化钾,得到较纯的MetHb样品,将上述混合物通过交联葡聚糖凝胶柱,用磷酸缓冲液洗脱,因凝胶颗粒带有小孔,在混合样品随洗脱液往下渗的过程中,K3Fe(CN)6因颗粒直径小于凝胶颗粒网孔直径,会进入凝胶颗粒组成的静止相中,在柱内停留的时间长因而流速慢以至最后流出柱外;而MetHb颗粒直径大,不能进入凝胶颗粒,只能留在凝胶颗粒之间的流动相中,路程较短因而先流出层析柱,因此可将MetHb完全分离出来。

    将凝胶过滤后收集的MetHb溶液装入透析袋。MetHb溶液中含有磷酸盐,经过透析使前者脱盐,而MetHb保留在透析袋内。用钼酸铵和氨基萘酚磺酸试剂进行磷的定性,用15%三氯醋酸的沉淀反应鉴定蛋白质。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层析柱、分液漏斗、铁架台、蝴蝶夹、止水夹、胶头滴管、透析袋(长10cm)、透析袋夹、磁力搅拌器

    0.4% K3Fe(CN)6、氨基萘酚磺酸试剂、钼酸铵试剂、15%三氯醋酸 、0.1M磷酸缓冲液(pH7.0)

四、实验操作

1.凝胶准备 

称取5g交联葡聚糖G-25,倾入锥形瓶中,加蒸馏水约60ml溶胀,搅动后静置。待凝胶沉积后,用倾注法除去浮于表面的细粒,重复3次。将溶胀后的凝胶用10倍体积的磷酸缓冲液浸泡过夜。

2.排气泡

取层析柱一支,加入缓冲液,快速挤压下方的橡胶管,使柱底砂芯玻璃下方的气泡全部排出,充满溶液。排尽气泡后,放出多余的缓冲液至砂芯玻璃上方留有1~2cm溶液时,立即用止水夹关闭出口。

3.装柱

将排好气泡的层析柱垂直固定于蝴蝶夹上,然后将平衡好的交联葡聚糖G-25悬浮液边搅拌边加入柱内(用玻璃棒引流),再打开出口,使液体流出,凝胶颗粒缓慢沉积。继续不断地加入G-25悬浮液(每次补灌凝胶前应先用玻璃棒将已沉积的界面搅匀),至凝胶柱床沉积高度达到20cm左右时为止。凝胶沉积完成后,床面上应留下约2cm高的缓冲液,再关闭出口。

4.平衡

在分液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缓冲液,再将分液漏斗与层析柱相连,打开分液漏斗开关及层析柱出口,用磷酸缓冲液洗脱平衡约5~10min(注意流速不可过快,以免冲破胶面),最后关闭出口(胶面上方仍应保留约2cm高的缓冲液),加盖一层滤纸片。

5.样品的准备

取一支小试管,加入3滴血红蛋白液和8滴K3Fe(CN)6,混匀,制成MetHb的混合样品。

6.上样、洗脱

打开层析柱出口,使柱内溶液流出至刚露出胶面时即关闭出口。用胶头滴管吸取全部的混合样品,在距离胶面1mm处沿管内壁轻轻转动,缓慢加入样品,切勿冲破胶面。然后打开出口,使样品进入凝胶内,至胶面重新露出时立即关闭出口。用同样的方法再加入1-2倍样品量体积的缓冲液,打开出口让少量缓冲液流入胶面(此时样品应完全进入凝胶中)后立即关闭出口。再加入约3~4cm高的缓冲液(注意切勿扰动床面凝胶)后连接分液漏斗进行洗脱,流速约1滴/5s。

7.观察与收集

观察柱上的色带,待红褐色区带迁移至层析柱最下方时,将其收集至一小试管中。红褐色的MetHb色带收集完成后,继续用缓冲液将黄色的K3Fe(CN)6色带完全洗脱(不需用试管收集),然后关闭出口。

8.凝胶回收

回收凝胶时,将层析柱倒置,用洗耳球对准管口将凝胶吹出至原烧杯中,再用少量的缓冲液润洗管内残留的凝胶颗粒,同样回收至原烧杯内备用。

9.透析

扎紧透析袋的一端,并放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内浸湿备用。透析前,用滴管吸取收集在小试管中的MetHb洗脱液约30滴装入袋内(注意勿使洗脱液流到袋的外表面),排空袋内空气,用透析袋夹夹紧袋的另一端。然后将装好样品的透析袋放入盛有蒸馏水的大烧杯中,放置于磁力搅拌器上,调至适当的速度,透析30min。注意在放入透析袋前,先按下列两表中的要求分别取出适量的杯内蒸馏水,各自加入干净试管中留作对照。

10.鉴定

(1)磷酸盐的鉴定:按下表分别加入相应的试剂,混匀后观察和记录结果,并对实验现象作出解释。

透析前杯内蒸馏水

透析后杯内蒸馏水

钼酸铵试剂

氨基萘酚磺酸试剂

反应结果

10滴

——

2滴

3滴


——

10滴

2滴

3滴



(2)蛋白质的鉴定:分别加入相应的试剂,混匀后观察和记录结果,并对实验现象作出解释。

透析前杯内蒸馏水

透析后杯内蒸馏水

透析袋内溶液

15%三氯醋酸

反应结果

 10滴

——

  —— 

 5滴   


 ——

 10滴

    ——

   5滴


 ——

 ——

  10滴 

   5滴



五、学生操作

学生操作时注意观察和提示。                                   


六、实验总结

1. 装柱后要检查柱床是否均匀。若有气泡或界面分层时,需用玻璃棒伸入层析柱搅匀,使凝胶重新沉积,必要时需重新装柱。

2. 上样时一定要靠近凝胶表面,沿柱内壁缓缓加入,不能冲破凝胶柱表面,保持胶面平整。

3. 控制流速,不能太快或太慢,并且在洗脱过程中要防止凝胶柱中的缓冲液流干。

4. 洗脱完成后凝胶要回收,勿丢弃,回收的凝胶必须用缓冲液浸泡,不能干燥。

5. 透析时透析袋内液体不可装满,且要排尽气泡,否则透析时会将透析袋胀破。


教学方法和注意事项

(包括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更新教学内容、教书育人等)


应用讲述法简介层析技术






应用多媒体、录像、板书讲解

重点:层析技术和透析技术的原理


























讲述法

配合多媒体、录像、板书简单讲述操作步骤

重点:装柱及其要求、加样、洗脱收集、透析

难点:装柱、加样


时间分配





1分






5分钟






1分钟







8分钟



















































105分钟



10分钟

复习思考及作业题布置:

1.请解释凝胶过滤的分子筛作用是如何分离大小分子的?

2.在向凝胶柱中加入样品时,为什么必须保持胶面平整,上样体积为什么不能太大?

3.请解释为什么在洗脱样品时,流速不能太快或者太慢?

授课的创新点:

配备实验多媒体录像,直观表现。


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

1.长沙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

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八版教材

教研室意见:

    教学重点突出,符合教学大纲要求。

教研室主任签章:             年  月  日

课后记(即通过收集教学督导专家、同行和学生的反馈信息,认真整理分析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在课程结束后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