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篇||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03-12 00:27   704 次浏览   大小:  16px  14px  12px

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到了愿你我播撒一片绿意成就一片未来用我们自己的力量为美丽的家园添上最自然的颜色在这绿意盎然的春天里让口腔君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植树节吧

节日定义

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和植树月,共称为国际植树节。提倡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中国的植树节由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于1915年倡议设立,最初将时间确定在每年清明节。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新中国成立后的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2020年7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明确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节徽寓意

植树节节徽是寓意概括的标志。

1. 树形,表示全民义务植树3至5棵,人人动手,绿化祖国大地。

2. “中国植树节”和“3.12”,表示改造自然,造福人类,年年植树,坚韧不拔的决心。

3. 五棵树可会意为“森林”,由此引伸连接着外圈,显示着绿化祖国,实现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

生态价值

印度加尔各答农业大学德斯教授对一棵树的生态价值进行计算:

一棵50年树龄的树,累计计算,产生氧气的价值约31,200美元;

吸收有害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约62,500美元;

增加土壤肥力价值约31,200美元;

涵养水源价值37,500美元;

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31,250美元;

产生蛋白质价值2,500美元,

总计创值约196,000美元 。

节日成效

1:一场世界上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成效最为显著的义务植树运动在中国持续开展了30余年。统计显示,自1982年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以来,中国参加义务植树的人数达104亿多人次,累计义务植树492亿多株。

2:在印尼有一项有趣的规定:第一次结婚的夫妇要植树2棵,如果离婚,要植树5棵才能予以登记,而二婚的人士要植树3棵。这样有趣的规定旨在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也是警醒人们婚姻不是儿戏。还有日本、波兰等国家,都是通过制定不同的规定,例如添车种树、添丁种树,还有家庭树等,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3:据联合国统计,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设立了植树节。由于各国国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树节在各国的称呼和时间也不相同,如日本称为“树木节”和“绿化周”,以色列称“树术的新年日”,缅甸称为“植树月”,冰岛称为“学生植树日”,印度称为“全国植树节”,法国称为“全国树木日”,加拿大称为“森林周”。

人类影响

例一:我国某海岛的天然林覆盖率在1965年为25.7%,1964年为18.7%,1981年仅为8.53%,并且因遮蔽地面程度大大降低,从而导致了坡垒等珍稀树种濒临灭绝,有的珍贵药用植物已经绝迹。

例二:我国西北某县野生甘草的面积在1967年为4 万多公顷,30年后已有一半被挖尽,我国的野马已经绝迹,野骆驼等野生动物也濒临灭绝。

例三:一种原产日本的林业害虫,在20世纪80年代侵入华西沿海地区,且由于缺少天敌而迅速漫延开来,据1990年统计,这种害虫使该地区十三万多公顷的马尾松林受到危害 。

例四:据媒体报道,自2000年以来,来自外地的承包户进入阳关林场,大面积租赁林地开发建设葡萄园,砍伐树木,过度消耗水资源。记者实地探访看到,风大吹不倒、沙大摧不垮的2万亩防护林,如今却基本毁于刀斧,整片林带几乎被砍伐殆尽。

例五:澳官方宣布,自2019年7月澳进入林火季以来,高温天气和干旱是林火肆虐的主要原因。从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新州和维州所在的东南部沿海地区,到塔斯马尼亚、西澳州和北领地区,几乎每个州都有林火在燃烧。截至2020年7月28日,澳大利亚丛林大火或已致30亿动物死亡。

暖心做法

1.自带一双筷子;我国每年要砍掉2500万棵树来做一次性筷子,而照这样浪费资源的话,20年后我国将砍完所有森林。少用一双一次性筷子,与植树同样有意义。

2.自带手帕,少用纸巾;纸张的大量消耗不仅造成森林毁坏,而且因生产纸浆排污水使江河湖泊受到严重污染。我们可能并没有直接参与植树造林森林,然而,我们减少纸张的消耗,也等于种下了一颗环保树。

3.给办公室舔一点绿;一盆小小的绿植,放在办公室里,效用可不可忽视。不仅能够调节办公室气氛,还可以吸附灰尘,净化空气,增加室内氧气含量,是不是也是庆祝植树节的一种好方式呢?

4.节约办公用纸,无纸办公,重复利用;数据表明,每使用3000张A4纸,就相当于用掉了一颗12岁的大树。每节约3000张纸,你就成功节约了一颗树。

5.绿色出行。搭乘公交车或地铁。在上下班高峰时,公共交通工具通常比自行车和小汽车快。公共交通系统以最低的人均能耗、人均废气排放和人均空间占用,成为最高效的出行选择。必须开车出门时,可以考虑拼车。打车的时候想想堵车,出租车约占总交通容量的29%,但却只负担了6%的乘客。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尽可能地采用地铁、公交或自行车出行。其中自行车出行最为低碳,同时还能强健体魄,一举两得。

(文/杨昌云

(编辑/雷学桐

(审核/李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