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教研室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01-25 11:48   506 次浏览   大小:  16px  14px  12px

一、基本情况:诊断学教研室:成立于1989年,主要承担临床医学等专业《诊断学》教学任务,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

该课程自1989年开课,2008年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19年评为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9年评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师资队伍但担任课程老师有30余人。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学、科研水平较高,已经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临床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

 

二、教研活动:坚持每2周开展1次教研活动,围绕教学改革、课程思政、信息化教学、统一操手法、新老师试讲执医考试等开展。

 

 

 

 

 

 

 

    三、课程建设:《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临床医学各学科的基础。授课对象主要是临床医学专业等学生。

   2008年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19年被认定为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9年认定为湖南省一流本科课程。

  课程负责人:陈永衡教授。 

《诊断学》课程的建设已为我校临床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获批为湖南省特色专业,2010年获批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5年通过国家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2020年获批为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

四、教学内容:《诊断学》教学内容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和实践比为1:1,理论教学包括常见症状、问诊、体格检查等八个篇章,实践教学,包括临床技能操作和临床见习,其中技能操作整合在《临床技能学》中开设,临床见习在我校附属医院和合作的临床教学医院进行。临床医学专业在大学四年级分两学期开设。坚持“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原则,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五、教研室创新与亮点:

1. 教学方法创新:传统讲授法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课堂授课的同时,通过提问、课堂小测验、案例分析,让学生参与教学、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开展PBLCBL教学:以问题、案例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准备课件和资料,参与讨论。 信息化与言传身教相结合:通过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精品课程等教学,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临床带教老师将平时临床实践中所积累的知识从语言、医德、讲述医患感人故事等方面教育学生,从而达到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2.教学内容创新:课程融入学科专业前沿内容,将教师们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增加新冠肺炎教学内容。整合实践教学内容,制作了45项临床技能操作微视频。

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点加强体格检查、实验室诊断讲解,强化思政元素,培养五术(好道术、好学术、好技术、好艺术、好仁术)全科基层好医生。

3.教学效果评价方式创新:本课程评价改变以往单一的“终结性评价”考核方式,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等采取形成性评价(占30%)与终结性评价(占70%)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评价的内容多元化,如采用课堂提问、课堂测验、课后练习等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整个评价过程可回溯,改进积极有效。

 

 

 

课程组成员诊治新冠肺炎实例应用于教学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