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全国多地相继出现本土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加之处于暑假期间,师生省内外流动频繁,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压力进一步加大。为切实落实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关于近期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做好暑期疫情防控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增强责任。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部署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增强风险意识、底线思维,深刻认识到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时刻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形势考虑得更严峻一些,对于重点部位、重点人员要强化排查、加强监管,严格落实“四早”要求,坚持“人物同防”,以疫情防控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践行初心使命、做到“两个维护”。
二、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学生处、人事处、国际教育学院及附属医院要持续加强校内外师生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引导师生员工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清洁、用公筷等良好生活习惯,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室内常通风,减少聚集,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离。引导师生每天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不适症状时,及时向社区(村)和学校报告,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三、做好近期重点地区人员摸排和管控工作。学生处、人事处及附属医院要全面排查近期有中高风险旅居史以及与确诊病例(含无症状感染者)有轨迹交叉的人员,要第一时间主动向学校、所在社区、疾控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配合落实有关健康管理措施。师生原则上不得前往中高风险地区,非必要不跨省流动。当前在中高风险地区或近 14天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师生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规定,非必要不跨地区流动,并及时向学校报备。暑期学生一律不得提前返校,教师如有工作需要返校必须持有24小时以内核酸阴性证明。国际教育学院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在校留学生的生活情况、身体状况和思想动态,有针对性的加强教育管理;引导留学生非必要不要离校离长,如确需外出者要做好去向登记报备;做好校内留学生的日常生活保障和防控物资发放工作,有效落实每日体温晨午检上报制度,配合后勤处做好留学生公寓楼的环境消杀和清洁工作。
四、严格校园暑期封闭管理。保卫处要坚决做到“五个一律”,校园实行封闭性管理,严格落实进出人员登记制度。对留校教师、医护人员及家属入校时做好体温监测、查看健康码。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入校门,不服从管理者一律严肃处理。确需进出的,凭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并核验身份、检测体温和核验“健康码”。
五、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疫苗接种工作的重要性,高点站位、全面动员,在前期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基础上,查漏补缺,继续宣传发动,做到应接尽接。及时精准掌握师生员工接种数量,按时上报相关数据。在知情自愿的前提下,附属医院要做好未接种师生和2021级新生的疫苗接种工作。
六、妥善安排返校。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及上级主管部门的通知要求,如返校时间有调整的,学生处、人事处要及时通知师生。开学前,资产处要做好公共防疫物资储备,保卫处牵头开展应急演练,后勤处做好全校范围内所有场所环境消杀工作。开学时,返校师生和后勤服务人员需严格落实扫码、测温、登记制度,有境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需落实核酸检测措施,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返校。开学后,及时组织上好疫情防控“开学第一课”,继续强化出入管理、规范佩戴口罩、大型活动管控、舆情监测处置等工作,提前做好“中秋”“国庆”等假期防控部署。
七、压实各方防控责任。各部门要坚守安全底线,进一步加强工作部署,严格监督管理,层层压实责任,稳妥有序落实各项防控任务,确保不出现疫情。学校疫情防控指挥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在暑期和秋季开学期间开展专项检查,对检查发现问题立查立改、跟踪问效。
长沙医学院
2021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