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医学院医学检验学院2017-2018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 2019-03-01 18:44   872 次浏览   大小:  16px  14px  12px
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普通高等学校编制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通知 (国教督办函〔2017〕86号) 要求,现将本院2017-2018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情况报告如下: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医学检验学院现设一个本科专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制四年。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和社会现代化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社会责任感,掌握医学检验技术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与之关联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具备自主学习、终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和一定科研发展潜能,能够在各级医院、血站、卫生防疫、体外诊断企业等部门及医学类研究所与实验室从事临床医学检验与医学实验技术工作的医学检验应用型人才。 
(二)服务面向定位 
立足湖南、面向全国,面向基层、服务社会。毕业学生主要在各级医院、血站、卫生防疫、体外诊断企业等部门及医学类研究所与实验室从事医学检验工作,重点服务于基层各相关部门。 
(三)本科生源质量情况 
2018年我院共录取本科新生120人,生源遍布13个省,其中省内74人,省外46人,省内外生源比为1.61:1。2018年我院生源质量稳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身心素质表现较好,新生报到率超过98%。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截止2018年8月31日, 医学检验学院共有教师59名,其中专任教师 49人,专任教师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6.7 %,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2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7.1 %;5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4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5.9%。教师整体结构见表1。 


表1 医学检验学院师资结构情况一览表 
专任教师总数 职称 学历 年龄 外聘教师总数 
正高 副高 讲师 博士 硕士 55岁以下 
人 
数 占 
比 人数 占 
比 人数 占 
比 人数 占 
比 人数 占 
比 人数 占 
比 
49 4 8.2% 14 28.6% 18 36.7% 7 14.3% 21 42.9% 47 95.9% 10 
专业课程由符合岗位资格教师担任主讲,其中主要由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为本科生授课。所有专业课程均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参与,所授课时占总课时的60%以上;助教担任少量培养性讲课。 
(二)教学条件 
1.教学用房与实验设备 
目前,我院有实验室共12间,其中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4间,临床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室4间,临床检验基础与临床血液学实验室4间,每间实验室可同时容纳30名学生进行实验。实验设备配套齐全,除常用的仪器外,还有LD17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美国),Uritest-100A型尿液分析仪,ABL-77型血气分析仪,UV-92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9700型PCR扩增仪(美国),GS-800型光密度扫描仪(美国)、GL-21M型高速冷冻离心机等10余台件贵重仪器用于教学。设备价值共计836.46万元,能够满足教学要求。 
2.图书资源 
目前,我院有专业纸质图书65158册,电子图书56420册,总计121578册。专业图书和文献资料能够满足教学要求,且图书资料经费有保障。 
3.实习基地 
医学检验专业在校外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基地,现有72所稳定的综合性实习医院;除此之外,积极加强与第三方检验机构的合作,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现已拓展金域、艾迪康与圣维尔等3所第三方检验机构为我学院学生实习基地,并与金域检验中心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为本科生实习实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满足实习教学要求。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培养方案 
1.方案特点 
根据学校办学目标定位,结合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总结以前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取得的经验和成绩基础上,2018年6月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紧扣学院办学定位与建设发展思路,结合用人单位、行业主管部门等反馈意见以及专业建设特色,明确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综合提高的原则,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医德教育、法制和纪律教育以及职业规范教育,强化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坚持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原则,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培养;坚持注重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素质的培养原则,调整必修和选修课程学分比例,加强课外研学;坚持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原则,加强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该方案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注重个性发展素质培养,突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课程体系上构建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的专业培养体系,体现了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专业结合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较科学的处理好了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结合,坚持了创新创业教育思想,并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同时,本培养方案结合了专业特色建设,加强学生实验室质量控制和医院感染监控方面的理论与技能培养,拓宽学生专业口径。 
2.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构建遵循整体优化的原则,注重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革探索。所有课程分为四个模块:通识课程模块通过相应公共课程和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设置,培养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质、基本科学素质、身体素质以及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健康心理培养;专业基础课模块与专业课程模块通过设置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与专业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同时拓展模块通过选修课程以及各类课外活动,拓宽学生知识,鼓励学生个性与特长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根据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本科开出必修课43门,选修课需修满24学分,占总学分的12%;为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该方案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重实践教学比例,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分54.3 %,并通过设置综述写作,毕业论文写作环节加强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积极拓展第二课堂等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拓展模块课程建设,目前拓展模块学生需修满6学分. 
3.实践教学 
重视实践教学,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根据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增强素质为出发点,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本专业建立了以校内实验教学、校外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写作相结合为主体,辅以包括社会实践(调查)、课外科技活动等内容的课外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环节的“三级技能训练”模式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专业基础课实验的一级技能训练,各专业课实验教学的二级技能训练以及48周校外毕业实习的三级技能训练,使学生逐步强化专业技能。实习同时与毕业论文写作及综述相结合,再结合拓展模块科研环节实践,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此外,通过寒暑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社会卫生服务意识与人文素质。2017-2018学年学生参与学生校级以上创新性实验和研究性项目立项8项,其中有1项是省级立项;2项省级、10项校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性项目结题。专业课教学重点突出实验技能培养。本学年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学时数超过总学时数的50%,专业课的实验开出率达100%。减少验证性实验,专业课实验教学开设实验项目总数为95个,其中验证性实验项目数69个,综合性实验项目数15个,设计性实验项目数9个,创新性实验项目数1个,研究性实验项目数1个,专业课程中“三性”实验课程门数达80%以上。 
4.毕业论文 
学生毕业论文撰写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为保证毕业论文顺利完成,在学生在校三年期间,注重学生科研能力培养,通过开设科研设计、文献检索课程、论文写作讲座、综述写作、综合性实验以及参加教师科研等训练以及第二课堂科研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科研基本能力,并通过一学院列规章制度与方案,规范毕业论文指导流程与撰写。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原则上为学校与实习单位符合毕业论文指导能力的中级以上职称教师或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担任。2018年,2014级医学检验技术本科专业共有316名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撰写,从答辩情况看,学生毕业论文做到一人一题,毕业论文质量整体来说,质量好,格式规范,选题全部来源于生产实践,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毕业论文答辩通过率98.4%,其中优良率率达65.1%。 
(二)教学建设 
1.专业建设 
学院部切实加强专业建设,提高专业内涵,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教学质量为生命线,深化本专业课程体学院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学科建设,重视教学质量监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的指导性。到目前为止,本专业建设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已建设成为省内特色较鲜明的本科专业,并于2008年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2.课程建设 
注重课程建设。遵循学科教学规律和特色专业建设目标,修订和完善课程设置方案,以精品课程和优秀教材建设为中心,不断加强课程建设,优化课程体学院,不断进行精品课程培育,目前已规划建设院级精品课程3门。注重教材建设,根据学院规定,本专业制订了《医学检验专业教材建设计划及教材选用和评价制度》。所有专业课程均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规划教材,教材能及时更新,保证近三年出版的教材使用比例占90%以上,并根据专业特点和自身情况自编了专业实验课程辅助教材3部。重视网络课程资源建设, 2017-2018学年已逐步完成8门主干专业课程相关教学与学习资料上传至教学资源平台。 
(三)教学改革 
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为主,教学内容的改革为重心,对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学进行改革,注重课程体学院与考核评价方式改革,重视教学内容的更新,传统经典内容与现代新理论、新技术内容的联系和整合,好知识、能力和素质之间的关系处理。2017-2018学年现承担校级以上教改课题1项,并积极把教学改革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在2015级医检本科班的临床生化检验学课程的“诊断酶学”篇章教学过程,采用情景模拟结合TBL教学;在2015级检验本科班的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的核酸分子杂交教学过程,开展双语教学;在2015级医检本科班的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课程的“肝炎病毒”篇章教学过程,采用案例分析及讨论式教学;在2015级检验本科班的医院感染学的医院内消毒灭菌教学过程,开展模拟情景教学;在临床检验基础学与临床血液学检验学课程理论教学中主张与临床紧密联合,采用张病案式教学,同时,引入实际临床检验报告单的分析。这些改革均促进教学质量提高,获得良好反响。 
(四)创新创业教育 
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公共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内容,形成了“必修+选修+拓展”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其中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必修课,学分2分。加强创新创业体制机制建设、师资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育体系建设、平台支撑能力建设和文化建设,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夯实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学校与学院部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实践活动,从而塑造创新人才,加强创新工作效果。 
(五)学科建设 
加强学科建设,促进专业发展。以学科基本建设为基础,以提高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提高学科水平为重点,实现学科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引入课题,更新教学内容。2017年我学院成立了2个学科团队,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制定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与科学研究,本学年,我学院林雪迟教授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结题,湖南省教育厅项目立项3项,湖南省卫生计生委项目立项2项,湖南省教育厅项目2项结题,湖南省卫生厅项目1项结题。 
四、质量监控与保障 
2017-2018学年,根据学校质量标准、质量基础、质量监控、质量评价、质量保障和质量改进组成的全面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遵循了“检查-反馈-改进-建设-检查”循环机制,扩大教学质量监管覆盖面,使教学运行检查以及教学质量监控常态化,并能及时对各位教师教学情况进行评价与反馈,提高教学质量监管效果。进一步健全院、教研室教学管理机构与监督制度,明确分层管理责任,细化教学过程管理,发挥教学监督在教学质量提升中的作用。成立了以系部牵头、各教研室为单位的教学检查小组。加强常态课教学的过程管理,深入课堂抽查听课,并在课后对课堂进行全面的总结反馈;不仅关注老师课堂教学,同时关注教师的备课情况、教学活动与教学研究情况。进一步完善由本专业的质量标准、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标准与评价体系以及相关教学管理制度;完善了学院室督导制度、学生信息员制度、各教研室实行听课制度、教师授课质量评价制度,实施了以教学管理部门以及全专业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监控体学院;成立学院部教学管理部门严格按教学管理条例进行教学质量管理,并按规定每学期进行开学,期中、期末教学质量检查。教学运行例行检查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广泛征求意见,并通过全学院教师讨论通过,提高了各项规章制度的可操作性。学院部通过下发文件或召开授课质量讲评会,及时通报和总结各种教学情况。 
五、学风与学习效果 
重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作为本专业学生工作重点;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重视学风建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与促进学风建设。总体来说,本专业学生学风优良,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较好,心理健康。 
(一)课程学习情况 
2017-2018学年学生考试后进行试卷分析及成绩分析,2015级本科专业课10门,平均成绩约为77.13,及格率约为93.98%,优良率79.14%;2016级本科业课4门,平均成绩约为80.3,及格率约为97.42%,优良率85.10%。成绩统计大都呈正态分布。该学年2018届毕业生大学生英语等级考试通过率49.06%,2018届毕业生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59.06%。 
(二)获奖与论文发表情况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2016-2017学年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积极参加校级大学生英语歌唱竞赛、节目汇演、运动会、校演讲大赛、知识竞赛等各种竞赛,2人获得国家奖学金,28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24人获得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干部以及优秀个人奖励。学生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2篇。 
(三)毕业与就业情况 
2017年本科毕业生总人数为292人,学士学位授予率98%,就业率为99.65%,1人未就业;专科毕业生92人,就业率达96.7%。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医学检验学院在人才培养以及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获得了一定的经验,逐渐形成自身的特色。 
六、教学特色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医学检验学院在人才培养以及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获得了一定的经验,逐渐形成自身的特色: 
(一) 深化人才培养特点,明确特色应用型检验人才的培养目标 
本专业遵循“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原则,根据学校定位与本专业实际情况,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优化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实验室建设为支撑,注重学科建设,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力争通过形成特色专业-重点学科-精品课程-重点实验室建设为框架的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的专业建设格局,为广大基层医疗单位,培养以医学检验为基础,深化实验室质量控制和医院交叉感染监控知识为专业特点的应用型检验人才。 
为使人才培养在具有鲜明特色的基础上更加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在原来培养合格检验人才的基础上,增设实验室质量控制和医院感染监控课程,增强相关知识培养;全面推动实验室质量控制和医院感染监控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并在两门课程教学中增设实验教学。 
(二)重视实践能力培养,构建多元实践体学院 
建立了以校内实验教学、校外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写作相结合为主体的“三级技能训练”模式,再辅以包括社会实践(调查)、课外科技活动等课外第二课堂实践活动。通过专业基础课实验(一级技能的训练),各专业课的实验教学(二级技能的训练),校外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写作(三级技能的训练),使学生逐步在专业技能上得到培养。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纯印证性实验模式”为学生针对某种实验方法先查阅资料、专题讨论、教师点评、师生互动、形成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导读式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辨能力。 
针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科内涵与外延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以及新时代对本科生培养提出新的要求,依托医学检验省级特色专业的建设,正逐步构建一个将各种实践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多元实践体系:通过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构建一个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实验室开放,加强自主研究性实践过程;通过实践教学全面教学管理和质量评价新体学院研究,建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改革实验考核方式,应用临床实际标本,模拟临床检验情景,训练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和处理实际问题能力。 
七、教学工作问题与对策 
我学院教学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有很多方面需进一步改进。 
(一)教学改革研究力度不够,教学改革项目不突出,成果数量和等次有待提升 
目前本专业仍存在教学改革课题、论文以及成果少的问题。主要原因是一是部分教师对教学改革的认识不够,思想认识还有待提高。这些教师仍习惯于传统授课方式,对教学改革认识不到位。二是部分教师精力有限,承担了教学、学生管理和学术科研等工作,无法静心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三是相关制度不健全的因素。为促进教学的革新,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进一步加强改革研究的宣传与实践培训,增强教育教学理念方面的培训及指导。另一方面,注重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加强教师教学技能研修,组织各类听课、学习、交流活动。三是进一步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制度,进一步激发改革创新的活力和动力;实行教学成果培养制度,逐步实现高水平教学成果奖的获得。 
(二)学科建设发展较慢,高水平科研成果少。 
目前本专业科研工作存在着高质量论文、高水平科研项目与成果少的问题。主要原因是一是目前专任师资队伍中高水平年轻学科带头人缺乏的问题,高职称、高学历教师较少。二是学科基础条件建设薄弱,科研条件与环境还不够完善。为此,今后要引进一批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同时加大中青年教师培养力度,鼓励教师提升学历,外出进修培训,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建立确实可行的科研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通过多种形式营造科研氛围,提高教职工科研工作积极性;培育相对稳定而明确的科研方向,发展自身优势和特色;进一步完善科研条件,加强校外科研合作。 


医学检验学院 
2018年10月23日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医学检验学院教学管理工作整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