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导航栏

中药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针灸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缅怀鲁迅:斯人虽逝,精神永存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10-29 23:47   460 次浏览   大小:  16px  14px  12px
今年十月十九日为鲁迅先生八十六周年忌日,仅以此文祭奠他。

今年十月十九日为鲁迅先生八十六周年忌日,仅以此文祭奠他。

——引言 

“半殖民地人民最可贵的品格,就是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与之相联的形象便是孤愤、激昂与单枪匹马。我国便有这样一个大文豪:他身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胡须成了一个隶书“一”字;他独自在黑暗中摸索着,常常“碰壁”甚至碰扁了鼻子也曾未退缩;他因近代动乱时国民麻木的良知而心寒,从而毅然弃医从文,此后终是以笔为刀唤醒了有识之士的血性……他,便是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鲁迅。

先生家境其实压根说不上贫困,故而在先生笔下仍旧有不少文章充满了对童年的眷恋与对故乡的怀念:遇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遇到了那个天真顽皮、活泼好动的鲁迅。先生要他好好读书,他偏觉得背书无聊,偷偷跑去捉虫子,摘花花草草。也爱听长妈妈讲故事,听到好笑的片段,会比谁都笑得厉害,听到恐怖的事,也会吓得缩成一团,躲进长妈妈的怀里。百草园及三味书屋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 都深深刻在他的脑海中。

遇见《社戏》,我遇到了那个不暗世事、毫不拘束的鲁迅。几个小伙伴傍晚一起去听戏,水波悠悠,直醉人心,回来的路上去摘豆子吃,吃的那么香甜。一路上说说笑笑,有滋味,难怪他会说:“至今,我再没有听到过那夜似的戏,没有吃到过那夜似的好豆了。”江南水乡柔柔的美,小孩子们欢快的笑,都让我的心灵为之颤动。

再往后,先生则依旧是在借纯稚童年的变故揭开封建社会的面具,为人们打开了一扇扇新的窗户 ;在借淳朴民心的日渐险恶刺痛社会的神经,将鲜活的血液重新注入到中国人民的身体中:遇见《故乡》,我遇到了那个静坐沉思、眼光犀利的鲁迅,市井小民杨二嫂的贪婪,乡下农民闰土的操劳,两个小孩子的友谊……都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叫人读起来欲罢不能。笔与纸接触的那一刹那,犹如绽开点点红梅,人物性格跃然纸上。人性的险恶,人心的变故,童心的纯洁…… 让人不得不拍手叫绝,同时,也让人对当时的社会现状陷入深深的沉思。

然正是因为先生始终对光辉灿烂的黎明有着憧憬,对国人良知的觉醒的有着厚望,对祖国的振兴有着信心。最终,他终是选择用他的笔毫不留情地表述国人的劣根性,一如他的第一部白话小说(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满纸的“吃人吃人”,满纸的荒唐言,浸透着-把辛酸泪, 却寄托着唤醒国人血性,引领国人思想进步,从而促进国家振兴的深意。

因此,最后的最后,便有了这样一幅景象:一个伟岸的身影,伫立在思考的悬崖上,冷眼对世间的玷辱污蔑,用一枝悲凉而又锋利的笔,写着世态沧桑。一如“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是先生决心以满腔的热血浇醒世人的决心和意志的真情流露;一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着甘为孺子牛”,是先生对敌人坚决斗争的态度和对人民无限深情的真实写照;一如“读生无奈日奔驰,有弟偏教名别离”,是先生对亲情的珍爱, 对残酷的斗争的最清醒的认识;一如“唿看同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是先生面对敌人残酷杀害革命青年无比仇恨的最有力的回击……

是了,正是因为先生,中国文学的大河才会开辟了一个新的支流;正是因为先生,中国人民才能发出震惊世界的呐喊。昏暗的近代,前面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明枪,身后是“飞蝗”般放不完的冷箭,然先生却仍旧选择挺身而出为国人树立精神支柱——其文,言辞辛辣,描绘人间百态;其人,铁骨铮铮,彰显民族精神。故而余以为:其文,其人,都值得千万后辈景仰。

(文:肖瑞)

(编辑:初晓)

(审核: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