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导航栏

中药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针灸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体系解读
来源:    发布时间: 2019-10-21 20:10   618 次浏览   大小:  16px  14px  12px

学深、悟透、用活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定位与目标三个要素

1.1办学定位

个要点:学校办学方向、办学定位及确定依据,办学定位在学校发展规划中的体现。高等学校应着力从满足社会需求到引领社会需求再到创造社会需求的方向深化改革、持续创新、强化特色、形成品牌,不断推动社会进步。

定位与目标是顶层设计,主要指学校发展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层次类型形式定位、学科专业定位、发展规模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办学特色定位等。

学校发展目标办什么样的大学?在国内外高校中的位置,表述阶段目标(如长沙医学院: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国内同类院校一流水平的普通医科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什么样的人?研究型?应用型?学科结构:以什么学科为主?学校所侧重的学科领域和服务的主要产业或行业学校类型:研究型、研究教学型、还是教学型,单(工、、农)科大学或多科性学或综合性;层次:研究生、本科生、高职高专生;办学形式对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全日制、非全日制作出选择,同时选择多种形式时,应明确主的办学形式发展规模学校要根据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确定合适的办学规模及其实现的时间表和具体措施,使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人才服务面向:主要行业、区域或全国人才服务层次是指培养何种类型的人才,即指培养的学生主要从事研究、开发还是从事基层实际工作办学特色定位:培育与体现自己的特点、个性不能盲目攀比。

基本要求:学校定位明确,发展目标清晰,能主动服务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符合学校发展实际需要;注重办学特色培育。好的学校定位的特点是清晰、实用、个性、激励性,体现稳定与变革、兼顾时代性与地域性。

主要考察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②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过程,分析人才培养与办学定位的符合度。依据自评报告、学校规划等材料学校领导、中层干部教师们的深度访谈,进行论证和印证。学校定位是否由学校相关部门专门研究而提出的,是否广泛征集师生员工意见而归纳出来的,学校行政干部师生是否参与制定;⑤学校是否广泛宣传学校定位使深入人,全校都能以此作为工作思路,积极实现;⑥学校定位是否适应区域或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能体现所在区域或行业的优势与趋势写实服务区域或行业的阶段目标),是否得到地方、社会、政府、行业的支持,有良好的外部践行环境;⑦学校定位是否符合学校的实际条件和发展潜力学校各种规划与规章制度是否体现办学定位,学校日常工作、改革与发展活动中能否落实学校定位。

重点关注:学校定位确立依据建设什么样的大学和怎样建设的问题。②人才培养工作与办学定位的符合度。③社会的认可度。④从国家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国内同类型高等学校的发展现状学校自身的历史、现状、办学潜力特色、优势,学校所处地区的相关需求情况等方面来说明定位的合理性

1.2 培养目标

个要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及确定依据专业培养目标、标准及确定依据。

培养目标包括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两个层面。我校培养目标是,主要为基层培养高素质、强能力、会创新的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专业(可以扩展到专业大类)培养目标是指在学校培养目标前提下具体明确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可参照国家专业质量标准和行业区域需要精准确定,并明确毕业生素质、知识与技能目标。

国家标行业需要与学校实际确定专业质量标准明确知识能力素质目标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将知识能力素质目标落实到各门课程与各个教学环节中

教学、实验、实习、考试大纲等充分体现质量目标

教师教学文件与教学过程将质量目标落到实处

教材、教案、讲稿、实验实习指导书、作业、实验报告、试卷等)

生考试成绩、毕业率、学位率、考研率、就业率、职业资格通过率、毕业生调查、学生创新论文等展示达到质量目标

主要考察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方向性,专业培养目标的准确性,培养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办学条件与培养目标的适应性,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人才培养全过程是否全面达到培养目标

重点关注:培养目标及制定依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关系,培养目标的落实情况。

1.3 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个要点:落实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政策与措施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体现与效果学校领导对本科教学的重视情况。

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是大学文化基础和行为准则。大学文化就是要引领提升人生价值,亦即提高教师水平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的人生价值是由每堂课、每篇论文、每项成果来体现的。学生只有在校打牢识、能力、素质发展基础,才能在社会上铸就灿烂的人生。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就要从人财物与信息资源诸方面全面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用名师、精品,育精英。

主要考察学校能否正确处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关系分配是否倾斜教学,是否实行教学一票否决。②保障教学工作的具体政策措施及其落实情况,能否提供良好教学条件和优质教学资源。③全员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校领导:重视教学,研究教学工作多,深入教学一线调查研究,解决教学工作问题教师:教学精力投入、科研促教学、教改提高教学质量、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教书育人引领学生全面发展、课外指导学生创新有成效等学工团委人员:立德树人、指导学生学习、第二课堂创新创业等机关后勤各部门每年工作计划中有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项目,工作总结有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典型事例。

重点关注:领导精力、学校政策、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部门服务都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师生对职能部门服务的满意度

2 师资队伍个要素

一支数量够、结构优、水平高、师德好、活力旺、潜力大、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

2.1数量与结构

个要点:教师队伍的数量与结构,教师队伍的建设规划及发展态势。

主要考察:师资数量是否符合国家教育部生师比的要求,各专业教师、基础课与主干课教师配备是否合理 师资队伍职称、年龄、学历与学缘结构是否合理,知识、经历(医疗背景、实践背景)与能力结构是否符合培养目标要求。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与管理制度是否科学合理,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精心投入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④师资队伍整体发展趋势好,中青年教师功底硬、潜力大。

重点关注:专任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三支队伍是否满足教学要求,生师比例,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落实情况,师资队伍发展态势。

2.2教育教学水平

个要点:专任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措施与效果。

专任教师是具有教师资格,专职从事教学工作,只属于教学单位的人员,不包括直属医院具有医师职称的医生。按教育部(教高厅〔20112号)文件要求,民办高校自有专任教师数量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50%;自有教师及外聘教师中聘期二年(含)以上并满足学校规定教学工作量的教师按11计入,聘期一年至二年的外聘教师按50%计入,聘期不足一年的不计入专任教师数;外聘教师应有协议、有酬金,满足教学工作要求教师的专业水平主要指精通专业知识,了解专业发展趋势,学术水平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指教学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强、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好、实验实习与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或毕业综合训练)指导质量高。教师的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不一定强。

主要考察:从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试卷、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或毕业综合训练指导等来看全校教师的整体水平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的符合度教师以高尚的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情况,教风引领学风情况;在校学生和毕业生的满意度客观分析教学事故处理情况。

重点关注:师德师风建设与效果,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在校生与毕业生的满意度

2.3教师教学投入

个要点: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情况;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参与教学改革与建设情况,激励教师教学投入的措施与效果湖南省将毕业设计(论文)修订)。

主要考察:是否有政策推动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形成良性运行机制。教授、副教授主讲本科课程数占总课程数的比例高是否有激励机制,促进教师用心教,学生心学教师积极将科研资源和科研成果转为教学资源与教学内容,开出学科前沿课程、研究性实验,以科研促教学情况教师积极参加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等)深化教学改革及其效果;学校激励教师教学投入的措施与实际效果

重点关注:教授、副教授上课比例、教学建设教学改革、科研资源与科研促教学情况,教师教学投入典型事例

2.4教师发展与服务

个要点: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政策措施;服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政策措施。

主要考察:①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是否落实到基层教学单位及每位教师身上,特别是青年教师身上,效果如何?②是否有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门机构,工作开展情况,效果如何?③学校为教师提供的工作、生活、科研、教学条件?待遇?能否留住人?④学校在服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方面,特别是关心青年教师成长、提升其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方面的措施?效果如何?⑤教师进修、提升学历及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效果如何?⑥教师培养培训计划、措施、经费、实效如何?⑦在教师岗位聘用、考核评价及薪酬分配方面向教学倾斜怎样?⑧关注青年教师的诉求。

重点关注:教师培训、教师聘用教师考核、教师待遇与青年教师

3 教学资源个要素

教学资源是保障与提高培养质量的基础条件。

3.1教学经费

个要点:教学经费投入及保障机制;学校教学经费年度变化情况;教学经费分配方式、比例及使用效益。

教学经费的范围暂按财政部规定的教学基本支出中,商品和服务支出(302类)的20项内容:教学教辅部门发生的办公费(含考试考务费、手续费等)、印刷费、咨询费、邮电费、交通费、差旅费、出国费、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专用材料费(含体育维持费等)、劳务费、其他教学商品和服务支出(含学生活动费、教学咨询研究机构会员费、教学改革科研业务费、委托业务费等),学校可说明增加了哪些。取会计决算数。不包括教学专项拨款支出。

主要考察学校是否建立了保障教学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生均教学经费变化发展趋势(近3年数据),其中,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205类教育拨款扣除专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13%,且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200元人民币,并且应随着教育事业的增长而逐步增长(教高厅〔20112号);学校教学经费分配是否科学合理,支持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创新教育经费情况,学校教学经费的使用情况与年度使用效益分析报告,教学经费投入是否较好地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重点关注:生均经费、保障机制、保障效果、经费管理与使用效率。

3.2 教学设施

个要点:教学设施满足教学需要情况教学、科研设施的开放程度及利用情况教学信息化条件及资源建设。

教学设施主要包括实践教学设施(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等)、课堂教学(教室、语音室、计算机房等)和辅助教学设施(图书馆、校园网、运动场馆等与教学有关的公用设施)等。

 主要考察学校教学设施是否满足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要求,办学条件是否达到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要求学校实验设备的先进性、更新率和配套合理性;学校是否有政策措施推进提高设施利用率,教学与科研实验室开放的深广度,实验设备利用率;信息化技术水平、优质网络学习资源建设与使用情况,图书资料的数量、更新和学生利用情况。

重点关注:实践设施、课堂设施与公共设施满足要求,并得到有效利用。

3.3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

个要点:专业建设规划与执行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优势专业与新专业建设培养方案的制定、执行调整

主要考察学校专业建设规划及其执行情况、专业设置标准与调整机制、专业结构的合理性;专业建设的成效:如优势专业、特色专业、品牌专业的影响力,学科与专业联动机制,新专业是否有学科支撑,新办专业建设力度;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修订)的原则意见及审批程序,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修订)中是否广泛征求师生、用人单位、行业主管部门等方面的意见,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等方面是否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和行业或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执行与变动情况,实施是否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重点关注:专业规划、设置调整、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与方案落实。

3.4 课程资源

个要点:课程建设规划与执行课程的数量结构及优质课程资源建设教材建设与选用。

课程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课程资源包括课程、教材网络资源、学科与科研资源等辅助教学资源

主要考察学校课程建设规划与建设标准,建设措施是否有力,经费是否有保障,成效是否明显,是否开发了一批优秀课程(如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等)与教材,是否形成了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优质课程资源库,是否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是否开设了充足的课程供学生学习,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是否合适;学校课程总量,课程结构,双语课程、实践类课程比例;学校教材建设规划、教材选用与评估办法是否科学合理,执行情况如何?使用优秀教材和境外原版教材的比例? 

重点关注:课程数量、课程质量、教材建设、主讲教师与课程资源。

3.5社会资源

个要点:合作办学、合作育人措施与效果共建教学资源情况社会捐赠情况。

 主要考察学校推进与非直属附属医院医教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研究、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措施、经验与效果;国际合作办学的情况;利用国家临床医学中心、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协合作育人、协作创新情况;接受社会捐赠、校友捐赠情况。

重点关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社会捐赠。

4培养过程(个要素

4.1教学改革

个要点: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及政策措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湖南省增加项,以下同);教学及管理信息化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才需求在变,育人环境也在变,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引领社会发展。

主要考察①学校领导、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是否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校领导与主管部门是怎样作好学校教学改革顶层设计的,教学改革目标与思路、政策与措施是否明确与落实,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是否自觉深入开展教学研究与深化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全过程是否体现教学改革和应用推广教学成果。②学校是怎样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机制的,人才培养思路是否清晰(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创新医教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制定质量标准,构建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教学建设,全面保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好每一个专业,教好每一个学生)。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思路、作法与成效。④学校信息化设备与技术水平、优质教育资源情况,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及培训提高情况,学校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本科教学深度融合政策措施,大规模在线开放与小规模在线非开放课程建设与使用情况,运用信息技术深化在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促进个性化发展情况。

 重点关注:顶层设计、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改革效果,教师的参与面、成果的应用和推广,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的落实情况。

4.2课堂教学

个要教学大纲的制定与执行教学内容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科研转化教学,教师教学方法生学习方式,考试考核的方式方法管理。

主要考察学校每门课程都制定了教学大纲,并能严格执行,各门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是否体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师生是否了解;学校是否有课程教学内容更新的制度与实施效果,是否积极促进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学校是否重视备课、讲授、讨论、作业、答疑、考试等各个环节的质量;学校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措施做法与效果课堂教学是否体现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学习评价改革;教师改灌输式为启发式、改“一言堂”为讨论式的做法与效果;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效果,优质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与使用效果;课堂班型。

重点关注:教学要求,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考核评价等。

4.3实践教学

个要点: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开放情况;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综合训练的落实及效果。

主要考察①学校实践教学育人理念,重视实践教学情况,实践教学体系是否满足人才培养要求。②大力推进实践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改革情况,实践教学育人效果。③实验设备新增情况,实验开出率,每组实验人数,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开设情况。④实验室开放、使用情况,科研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情况。⑤是否有科学的实习实训方案,稳定且满足教学要求的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实习实训的时间、经费及指导人员是否得到全面保障。⑥学生实习、实践环节、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或毕业综合训练)质量。

重点关注: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学时的比例及执行情况,实验教学、实验指导人员的数量与结构、实验室条件及开放(范围、时间、内容和对学生的覆盖面)情况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或毕业综合训练)的选题、过程指导成果规范,学生实验实习实训效果。

4.4第二课堂

三个要点:育人体系建设与保障措施社团建设与校园文化、科技活动及育人效果学生国内外交流情况。

主要考察学校是否有完善的课堂第二课堂紧密结合的才培养体系, 积极支持鼓励各种类型健康向上的学生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否注重美丽校园环境和浓郁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受良好的感染、熏陶和激励;是否充分利用学科和科研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积极支持鼓励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是否采取有效措施,引导或组织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是否积极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国内外跨校和多文化学习交流的机会等。

重点关注:第二课堂活动内容是否丰富多彩,学生参与面是否广泛(参与面广泛比少数学生得奖更有意义),获奖情况,学生与社会评价情况;学生跨国跨校文化学习交流情况。

5学生发展(四个要素

5.1招生及生源情况

个要点:学校总体生源状况各专业生源数量及特征。

学校生源质量是培养质量的起点,生源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专业的生源数量和质量,有利于推动专业建设。

主要考察学校是否高度重视招生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吸引优秀考生,提高生源质量;生源区域分布;录取线、报到率、第一志愿招考率;各专业的生源数量和质量。

重点关注:学校及各专业生源情况,生源数量质量与结构。

5.2学生指导与服务

三个要点:学生指导与服务的内容及效果学生指导与服务的组织与条件保障学生对指导与服务的评价。

学校要在教育全过程中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开展学生指导与服务工作把学生成长成人成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主要考察学校指导与帮扶体系建立与完善;学校是否按国家规定配备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校是否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学生指导,关爱学生,形成师生交流沟通机制;学校学生学习指导、专业选择、课程选择、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指导、心理健康咨询、贫困生资助等服务机构与服务质量;学校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并通过调查了解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专业调整和教学改革。

重点关注:指导与帮扶体系的内容、开展方式、保障措施、教师参入与学生评价检验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

5.3学风与学习效果

学风校群体或个人在对知识、能力的竭求中表现出来的带有倾向性、稳定性的治学态度、学方法和行为,是学生内在学习态度和外在学习行为的综合表现。教考试各环节均能体现学

三个要点:学风建设的措施与效果学生学业成绩及综合素质表现学生对自我学习与成长的满意度。

主要考察校加强学风建设的规章制度、组织保障等有效措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机制、环境和氛围。②学生成绩和综合素质德智体美诸方面)提升情况,“”可通过学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爱党爱国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品质,学生能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来体现;还可看学校大学文化建设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可通过学业成绩、试卷水平、论文质量、实践环节、职业资格通过率、考研率、就业岗位,全国、省或区域的学科竞赛、统考成绩等来体现。”主要看贯彻落实教育部《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深化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体育竞赛成绩。“”主要看学校聘请高水平教师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学生选修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艺术活动,艺术比赛成绩

重点关注:学校是如何调动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以检验加强学风建设政策措施的效果,学生满意度受益学生面,评学方法与效果。

5.4就业与发展

毕业生就业创业与发展,最能够说明学校的教学质量验证学校定位的准确性

三个要点:毕业生就业率与发展情况毕业生业情况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

主要考察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机构网络信息服务系统,就业实习见习基地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就业方式分布签约、升学、灵活就业等;毕业生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对口岗位适应情况,多数毕业生就业面向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能否适应国家、行业、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毕业生创新创业情况与专业成就;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评价(专业对口,发展水平等)。

重点关注:学校是否形成了全员化、全过程、全方位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格局,是否为毕业生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毕业生对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满意度是否学校是否有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办法,积极引导毕业生西部、边疆、基层就业,效果如何?毕业生到竞争激烈的单位就业,就业后收入就业后工作稳定就业后发展情况;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的口径和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6 质量保障 四个要素

6.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四个要点:质量标准建设学校质量保障模式及体系结构质量保障体系的组织、制度建设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建设。

基本不断加强教学建设,夯实质量保障基础;不断完善与严格执行专业质量标准和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确保教学目标到位全面监控影响教学质量的诸因素,及时反馈与利用信息改进教学;组织学生、教师、管理干部、行业专家、用人单位领导合理评价教学质量,实施管、办、评分离;完善学校教学质量质量监控保障制度,健全监控保障组织机构,加强校、两级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建设,落实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和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从人、财、物、信息资源等方面全面保障教学质量;不断创新,持续提高教学质量

主要考察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否完善、运行是否良好;学校教学质量管理机构的任务、职责与权限,组织、制度规范管理激励机制与人员是否落实,是否形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机制;学校教学管理队伍的数量、结构、素质及开展教学研究情况。

重点关注:质量目标是否清晰,质量标准是否齐全,质量基础是否牢固,质量监控是否全面,质量评价是否合理,质量保障是否到位。

6.2质量监控

两个要点:自我评估及质量监控的内容与方式;自我评估及质量监控的实施效果。

学校自我评估是指根据学校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教学条件、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包括二级学院(系)评估、学科专业评估、课程评估等多项内容。应特别注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工作的评价,注重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资源使用效率的评价,注重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要建立有效的校内教学质量监测和调控机制,建立健全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学校在自我评估基础上形成本科教学年度质量报告(《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

主要考察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和教学质量监测机制是否完善,评教评学制度是否完善,是否对主要教学环节实施有效监控及其改进效果,是否定期开展课程评估、专业评估、二级学院(系)评估及其实施效果

重点关注:教学质量监测环节、监测方式、信息反馈与利用;评教评学、课程评估、专业评估、二级学院(系)评估。

6.3质量信息及利用

三个要点:校内教学状态数据库建设情况质量信息统计分析、反馈机制质量信息公开及年度质量报告。

主要考察学校教学质量信息公开制度;学校教学质量信息记录,质量信息跟踪调查与统计分析报告,质量信息反馈给相关机构与个人情况;学校教学状态数据真实性与可靠性;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全面性与客观性;学校向政府和社会公开人才培养质量信息及接受监督评价情况。

重点关注:信息统计、信息分析、信息反馈、状态数据、质量报告。教育部高教司2012年要求在年度质量报告中必须包含的25项核心数据

6.4质量改进

两个要点:质量改进的途径与方法质量改进的效果与评价。

质量改进是针对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纠正与预防措施,不断完善体系,进行质量改进,确保教学质量持续提升。提高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成绩评定、试卷分析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或综合训练)、第二课堂等教学环节的质量,是持续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与难点,也是完善实施体系的关键。

主要考察学校是否定期分析教学质量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是否发挥二级学院(系、部、中心)在质量保障中的主体作用是否全面监督改进情况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专业评估、专业认证时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的整改情况。

重点关注:改进机制、预防措施、纠正措施、资源配置、效果评价。教学体系的完善情况。

特色及自选项目

在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社会认可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的独特的优质风貌。可由治学方略、运行机制、学科专业、教育模式、人才特点、校园文化等方面体现出来通常是:挖掘办学历史,传承大学精神;找准办学定位,确定服务面向;创新办学理念,主动培育实践;发挥办学优势,凸显学科专业特色;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学校特色及自选项目可选可不选,如果了,则可如何说的、如何做的,效果如何、如何改进 的思路来总结